大家可能在影视剧里见过宣读圣旨的场面,但你知道真正的圣旨是用什么字体写的吗?
明代圣旨上的字,用的是“台阁体”。这种字体方方正正、一笔一画,清清楚楚。
为什么选它?圣旨代表的是皇上,字当然得工工整整,不能潦草。这样传令下去,谁都不会看错,意思也准准当当送到。
后来不少文人、官员也跟着写起台阁体。考试、写公文,用这种字特别合适——好认,也显得正经。
不过那时候也没人逼着你只能写这一种字。喜欢书法的,照样可以学王羲之、练颜真卿,随你自己兴趣。
所以,后来常有人批评台阁体(清代叫“馆阁体”),说它太死板、没个性,甚至拖累了书法艺术。这个说法,其实不太公道。
台阁体本来就不是用来表现艺术的,它就是实用字体。好比现在电脑里的宋体、黑体,清晰整齐,方便阅读。
它在那个时代,起到了统一字形、提高文书效率的作用。跟今天规范字差不多一个道理。
没必要拿艺术的标准去衡量它。该写正的时候写正,该写飘的时候写飘,各有各的用处罢了。
万生优配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